主要来自贷款人的收入变动和到的风。商业银行通病,不解释。主要是信贷监管不完善导致的。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缺乏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手段,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增。金融工具不足,资金不融通,风险自然上升。
1.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最常见的是房产抵押贷款业务,这类贷款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也是初学者最好写的论文。2.浅谈房产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由于信用贷款、保证贷款风险相对较大,机器设备抵押贷款抵押物又难以处置变现,而房产抵押贷款具有抵押物易处置变现、升值潜力大、处置方式灵活等优势,因此房产抵押贷款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抵押贷款模式,受到各家银行的追捧。3.然而,随着楼市的不景气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隐藏在其背后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当前我们农村信用社房产抵押贷款比重大,加之房产抵押贷款涉及环节多、专业性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风险点,就很有可能产生贷款风险,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分析防范,确保贷款安全。4.当前信用社房产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点一外部风险评估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可充当抵押物的资产越来越多,并且行业跨度大,因此,对于抵押物的评估,各家银行纷纷借助于评估机构。5.但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评估机构不惜出具虚假评估报告。贷款人申请贷款时,评估费用由贷款人支付,评估机构可能故意抬高房产的评估价格,让贷款能够申请更多的贷款;当银行拍卖用来抵押的房产时,评估机构又会故意降低房产的评估价格。6.一是抵押物难以处置。按照“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如果“先租后抵”,贷款人即使不能按期还贷,由于租赁仍然有效,信用社也很难处理抵押房产。7.二是租金收入难以获得。贷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前,如果与抵押房产承租人签订时间较长的租赁协议,并且要求承租人一次性付清租赁费;或者贷款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将房屋出租给关系人,信用社即使获得了产权也将很难获得租金收入用于还贷。8.一是虚假登记,抵押贷款至有权部门进行登记是保证贷款合同生效和优先受偿的必要条件,但当前却存在重复登记,以及登记部门的个别人员出具虚假登记证明的问题,造成贷款出现纠纷时,信用社无法对抗第三人,权益得不到保护。9.二是“一物多押”的风险。我国《担保法》规定:“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10.”贷款人将房产抵押给多个银行后,一旦破产倒闭,抵押房产将很难处置变现。我国《担保法》规定抵押贷款按规定至有权部门进行抵押登记后,可以优先受偿。但这也存在例外情况,一是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6号,明确指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认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11.《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45条第1款规定:“税务机关征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2.”该规定表明,只要纳税人欠缴税款的行为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担保之前,即纳税人欠缴税款在先,以其财产设定担保在后,税收就优先于担保物权这种私权力。13.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价格波动频繁,特别是近年来房产价格急剧上升,而目前楼市又不景气,因此房产价值较难以把握,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14.当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抵押物的处置大抵要经过起诉、评估、拍卖等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要信用社先行垫付,加之本金、利息,往往存在资不抵债的问题。15.二是变现能力难度大,尤其是以乡镇房产为抵押物的,由于受乡情、亲情等观念的限制,当抵押物拍卖时,常出现想买却不敢买的局面。16.由于一些贷款人诚信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当其经营出现风险时,则开始偷偷低价变卖抵押房产,而一些人由于贪图便宜,便私下签订买卖协议后便实际占有,这种情况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信用社起诉申请执行时却效果不大,往往发生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17.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底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在执行民事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只能查封,不能拍卖、变卖和抵债。18.在现实中贷款户的抵押房屋一般是生活用房,即使有多余的房屋也同生活用房难以分割。因此,很多信用社在贷款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最后往往造成抵押物无法处置。而当前社会上不法造假分子利用假房产证骗取贷款的案件也时有发生,某地信用社就发生贷款人伪造房产证、他项权证骗取贷款100余万元的案件。19.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总认为抵押贷款风险小,所以从贷款调查、审查,以至贷后跟踪检查等各个环节都放松警惕,把关不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20.个别信贷员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只看下连审查都谈不上抵押物的所有权证,然后就由客户自行去相关部门办理登记事宜,等客户拿来他项权证时,就直接发放贷款。21.正因存在如此做法,才使虚假证件、虚假登记的情况层出不穷。由于缺乏风险防范和责任意识,一些信贷员贷后根本就没有进行跟踪检查,致使当抵押物被偷卖、转移时,还毫不知晓。22.也正因贷后管理松懈,因此当抵押物发生变质、价值降低等情况时,也未能及时采取相措施,最后致使贷款形成风险。23.当今的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如果对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最后往往易造成抵押无效或无法实现优先受偿。相关防范对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改变认为抵押贷款无风险或风险小的错误认识,合理评估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从贷款“三查”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努力把抵押贷款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24.加强对信贷人员、经办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水平。对一些典型案例要加强分析,引以为戒,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有关房地产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市场评估、判断等综合能力。25.重视贷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发放房产抵押贷款时,不仅要考虑贷款人抵押物价值的充足性和变现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第一还款来源,要对贷款人进行财务分析、现金流水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对贷款人经常开展贷后检查,动态反映贷款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房产抵押贷款的质量,有效防范房产抵押贷款风险。26.对于已出租的房产,一般不办理抵押,若办理则要承租人承诺放弃优先购买权,并调查清楚租赁的支付方式,签订协议将房产归信用社所有时租金由信用社收取。27.对共有财产,信用社应详细掌握财产共有情况,要求所有财产共有人共同签字。对于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应要求贷款人把基本存款账户设在本社,往来款项要通过本社办理,随时监督贷款人资金使用情况。28.同时应详细调查清楚贷款人的实际房产数量,查看有无弄虚作假、欺骗隐瞒的现象,仅有一套居住房屋的应叫其提供当信用社处置抵押物时和住房担保。29.加强相关部门间的沟通联系。积极加强同房管处、土地局等登记部门的联系,防范虚假证件和虚假登记。有条件的银行可以同以上登记部门直接联网,条件不足的可以指定专人办理登记,专人取件,交叉进行,防范制假骗取贷款或是内部作案。30.加强贷后管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贷后跟踪检查制度,认真关注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流向情况,以及抵押物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化解贷款风险或是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1.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房地产市场景气,导致房产升值,居民向放贷机构借贷,放贷机构生意兴隆,放贷机构向投资银行出售资产、抵押债券,投资银行赚取巨额利润,投资银行向保险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出售债券抵押债券也就是CDO,保险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得到丰厚回报,过度的借贷,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居民违约,放贷机构陷入危机,投资银行投资亏损,保险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陷入危机。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你可以采纳o(∩_∩)o。
1.1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期限结构分布不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期限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信贷比重过高,短期信贷比重过少。2.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各银行根据我国国情及信贷市场需求状况大部分将信贷期限选择为短期。导致我国银行贷款业务短期贷款的比重一直在50 以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上市,在追求股东最大利润的原则下,现在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大部分银行不断调整短期资产,增加长期信贷资产,甚至有些银行不惜牺牲流动性而增加长期贷款。3.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短期贷款比重较2006年短期贷款比重下降4 。而中长期贷款比重从43 增加到2008年的51 ,同比增加了8 。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率比短期贷款增长率要高出9 。这一组数据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信贷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也是银行加大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的收益的真实写照。4.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这种不惜牺牲流动性的行为将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别是金融危机会导致银行流动性吃紧,如果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后果将非常严重。5.2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所有制结构分配失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信贷配给向国有企业倾斜较大而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的信贷配给相对较少,导致信贷配给在所有制上存在比例失调的现象。6.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民营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活跃点。但是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还是受到某些障碍,其中商业银行的信贷分配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处于国有银行的垄断环境下成长,自然而然在银行信贷的分配上向国有企业倾斜,给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就较少了,这其中有体制问题,同时也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因为银行难于分辨企业完全信用信息,同时获取这种信息的成本较高,所以银行更愿意选择较为了解的、信用较好有国家支撑的国有企业。7.3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业分配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贷行业分布就存在着比较大的失调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业信贷供给较多,农业信贷支持较少;生产性信贷跟进较快,消费性信贷跟进速度滞后;传统性产业信贷支持大,朝阳产业信贷支持较少;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的信贷资金风险过高,这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健康发展。8.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伴随着国家的信贷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产力特别是有利于较快的拉动经济发展的行业与领域发展很快。9.其中传统的制造业、加工业、钢铁和水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些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IT业、金融业等也得到了飞速发展。10.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果跟我国银行对这些行业的信贷倾斜不无关系。但是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银行信贷政策的庇护下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重复建设、高风险的项目长期存在。11.这些项目的特点是:风险较高、受政策影响大。存在这种现象除了跟国家长期的银行信贷行业配给政策有关,同时也涉及到各地方及部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银行对农业的信贷支持较少,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而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电力、石化、石油、电信、交通、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信贷结构存在的问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传统惯性和为国家经济体制转轨所承担的改革成本,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12.信贷结构的缺陷与失衡,导致了不良贷款比重过大,贷款总量与贷款质量和效益的负相关性,贷款质量和效益逐年下降,贷款总体呈现出高风险的特征。13.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信贷结构的严重缺陷突出表现为(以辽宁某二圾分行为例):一是现有信贷资产的经济成份分布:台理。14.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客户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 以上;而乡镇企业、私营、个体、股份制、股份台作制、三资、个人等客户所占比例很小,仅占全部贷款的8 左右。15.二是现有信贷资产的行业分布不合理。纺织、煤炭、化工、内贸等传统行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80 以上,而科技、房地产、电力、交通运输、建筑业、医药、通讯服务及医院、学校等新兴行业,仅占全部贷款的15 左右。16.三是现有信贷资产的期限结构不台理。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75 以上,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5 左右。四是现有信贷资产的业务结构不台理。在信贷资产的种类上。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等传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 以上,而房地产、个人消费、其他中长期贷款等新贷款种类。仅占全部贷款的5 左右。
1.贷款质量:贷款质量是指贷款资产的优劣程度。它包含三重意义:一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大小,即商业银行收回贷款资产本金的可能性程度;二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合法合规性,及时发现商业银行经营贷款业务活动有无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贷款资产的效益性,着重反映商业银行经营贷款资产的增值和盈利能力。2.这三重意义的有机统一,构成贷款质量概念的完整内涵。贷款质量的特殊性和指标设置原则:贷款质量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特殊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复杂性。贷款质量运动变化,不仅深受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具体信贷行为质量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经济状况、国家经济金融方针和政策、地方政府官员对银行贷款自主权的尊重程度、国家法制建设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贷款质量贯穿贷款从放出到收回的全过程,贷款在这一运动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质量问题。贷款质量是运动变化的,既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恶化。贷款质量是贷款资产安全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的综合反映。备注:贷款质量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贷款质量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
1.商业银行应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正常:贷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尽管贷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2.可疑:贷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贷款人的还款能力。二贷款人的还款记录。三贷款人的还款意愿。四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六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七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对贷款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贷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国祥金服拥有资深银行贷款经验:专注抵押贷款、 房屋抵押贷款 、企业贷款、票据税贷、二次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经营贷、消费贷、装修贷、薪资贷、个人公积金及社保贷;无公司/空壳/双 刚/黑/名单/单签/高评高贷/双拼房/网红盘/毛坯房/农民房/军产房以及垫资赎楼等皆可操作, 专业解决银行贷款难题,咨询请添加王经理微信:13926540341(手机同号)。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删除。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国祥金服 |
KOTAO|
地址|
蜘蛛地图|
网站地图
粤ICP备19140184号-1
京公网安备 44190002006809号